技術服務
作者:ghbt 來源: 養豬手機報 點擊數:4815
秋老虎依然瘋狂,氣候高溫高濕,我們在服務走訪過程中不少豬場反映這樣一類病豬增多:多表現為精神不振、食欲減退或廢絕,體溫升高40℃~42℃。眼結膜潮紅、充血,有多量黏性、膿性分泌物。糞便干硬,先便秘、后排膿性血便。小便短赤、尿液呈茶色或醬油樣顏色。常見耳、頸下、四肢、腹下及會陰部等被毛少的部位皮膚發紅或有出血斑點。呼吸困難、咳喘、消瘦、貧血、四肢無力、部分豬有神經癥狀。母豬出現不孕、流產、產死胎、弱仔和木乃伊胎。仔豬病程通常較短,約1周左右,育肥豬和母豬病程多在2~3周。仔豬、生長豬發病多,死亡率高。疑似“高熱病”有所抬頭,“高熱病”對豬場危害毋庸置疑,應做好綜合防控。
知己知彼,充分認識“高熱病”
我國從建國起到上世紀80年代,豬發生高熱的疾病主要為豬瘟、豬肺疫、豬丹毒;1977年后,全國十五個省又大量暴發“紅皮病”,又稱“豬無名高熱病”,到80年代中期發病達到高峰;90年代以后,高熱病除增加了附紅細胞體以外仍以此3種豬病、弓形蟲感染為主;2000年以后,隨著免疫抑制性病原豬藍耳病病毒(PRRSV)和豬圓環病毒(PCV)的廣泛傳播,豬傳染病的流行特征發生很大的變化,豬瘟免疫失敗,“呼吸道病復合體”(PRDC)成為主要危害,2006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變異株的出現,導致全國多省份大規模出現急性高致病性藍耳病特征性疾病,同年8月農業部把此次疫情定名為“豬高熱病”。
不難看出“高熱病”并不是某單一病原引起疫病,而是以免疫抑制性病原特別是藍耳病毒感染為主的多病原混合感染,主要涉及病原有:豬瘟病毒、藍耳病病毒、細小病毒、圓環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偽狂犬病毒、副豬嗜血桿菌、巴氏桿菌、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、放線菌、鏈球菌、豬附紅細胞體和弓形體等。發病癥狀相同的高熱病,不同地區、或同一地區的不同養殖場所分離到的病原有所不同,但均是幾種細菌、病毒或血液原蟲混合感染所致。
針對“高熱病”,“戰略”很重要
任何疾病都是一個過程,是致病因素與機體抵抗力相互作用的過程,在“敵強我弱”的情況下,機體就會表現為發病。而我們對疾病的防控其實是協助機體戰勝致病因素。在防控“高熱病”的過程中,需“戰勝”多種病原,采取何種“做戰方略”就顯得尤為重要。應用“兩清除,一提高”的策略,一方面降低外界病原濃度、控制繼發感染;另一方面從提高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入手,很好的解決高熱病發病過程中的免疫抑制、免疫失敗,具體內容如下:
清除外環境
(1)實施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:加強人車進出豬場的管理,尤其是運豬車的管理,防止病原進入豬場;控制病原在場內的傳播以及降低豬群環境中的病原濃度,在做好消毒的同時做好滅鼠滅蠅滅蚊工作。
(2)嚴格實施全進全出:針對全場清群及引種馴化;各個生產環節轉群前徹底清洗消毒欄舍并干燥。
(3)做好全進全出基礎上,實行優進全出:
a、針對保育階段疾病高發實施五級淘汰,即
第一級:分娩當天,調整窩仔數,調整的目標是舍內每窩平均有11.5頭仔豬,對最弱小的仔豬(低于0.9kg)實施安樂死,不必嘗試救護早產仔豬,注意不要讓仔豬的血污染到設備、設施或其它仔豬;
第二級:出生第7天,對所有仔豬進行檢查,對于體重低于1.7kg的、關節腫脹的、眼簾水腫的、腹瀉治療效果差的仔豬實施安樂死;
第三級:15日齡,迅速淘汰不正常仔豬,如空腹、蒼白、消瘦、衰弱、耳朵垂下、慢動作、毛發豎立、停止吮乳等,全部轉到特定欄;
第四級:斷奶時,觀察每個豬舍并迅速淘汰病豬,這些豬能活下來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,不管用什么飼料都是一樣,而放到野外去可能還會存活下來;
第五級:轉到保育舍時,觀察個別似僵豬,皮膚蒼白,動作遲緩,下黃痢似沙門氏菌或無癥狀豬瘟的豬,全部轉移至隔離區。
b、針對全場,病豬實施“五不治”的原則,即
無法治愈的病豬不治;
治療費用高的病豬不治;
治療費時費工的病豬不治;
治愈后經濟價值不高的病豬不治;
傳染性強,危害大的病豬不治。
清除內環境
“高熱病”引起豬只死亡直接原因是細菌和原蟲引起的原發或繼發感染,因此在病原易感階段如母豬產前產后、哺乳階段、斷奶轉群階段、天氣變化以及換料等應激條件下,及時應用敏感抗生素清除內環境,如針對呼吸道疾病應用“喘咳新”,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。
提高機體免疫力
“高熱病”的控制需重點關注病毒病,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,如藍耳病的控制。針對病毒病,控制的核心是有效接種疫苗,而機體免疫力是有效接種疫苗的基礎。因此,控制“高熱病”,提高機體免疫力是核心:
(1)提高抵抗力,一方面需要消除影響機體免疫力因素。豬場應通過精細管理,嚴控飼料霉變,提供優而全的營養,盡可能減少應激的發生。
(2)提高抵抗力,另一方面需要定期或在清除內環境過程中應用免疫增強劑,如健力源。
(3)在做好上述工作基礎上,以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為基礎,接種針對豬場或地方流行的疫苗,才能真正做到“真苗、真打、真有效”,切實提高豬群對病毒病的特異性免疫力。
(4)接種疫苗前,應用抗生素清除體內病原,如接種藍耳疫苗前15天于飼料中添加喘咳新1kg/t,連喂10天;接種疫苗前后,應用免疫增強劑,效果更為切實。
2016-08-09
(Top) 返回頁面頂端